商业周刊:纳斯达克与纽交所的中国之战
yoken
阅读:1034
2007-12-05 10:43:00
评论:0
导语:《商业周刊》今天发布分析文章称,就在不久前,纳斯达克还是很多中国高科技公司海外上市的必选之地,截至目前,共有52家中国内地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其中,新浪、搜狐及网易三大门户网站早在2000年就集体奔赴纳市,而2005年才上市的百度和分众传媒都成为股价翻番的“大牛股”。
不过,好景不长,2007年形势发生了逆转,纳斯达克开始面临港交所、上证所、纽交所等股票交易所的冲击。根据Dealogic公布的数据,纳斯达克今年吸引到9家内地公司IPO(首次公开招股),融资总额约1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家新股上市融资5.34亿美元相比,成绩显著。不过,在今年上市的内地新股中,只有新华财经媒体一家的融资额(3亿美元)跻身融资最高的20只新股之列。
而港交所和纽交所更让纳斯达克黯然失色,今年在港上市的内地公司达49家,融资286亿美元;纽交所达14家,融资41.9亿美元。
随着中国市场的地位升级,纳斯达克与纽交所的“战火”也从美国本土燃烧到了中国。12月3日,纳斯达克驻北京办事处首度成立,纽交所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即将于12月11日开张的驻华办事处。两大证交所都希望以此争取到更多的中国公司IPO。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离岸IPO及二次发行来源国,每年在全球的相关交易达232起,涉及资金594亿美元。
阿里巴巴对纳斯达克说“不”
尽管中国内地公司今年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融资额达到57亿美元,但上证所也没有落后,今年新股融资额达42亿美元。此外,很多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开始回归A股,二次上市融资额高达数十亿美元。与之相比,在新加坡及伦敦AIM上市的中国公司融资额分别为15.4亿及15.3亿美元。
市场观察家认为,纳斯达克今年遭遇的最大打击是阿里巴巴B2B业务开赴香港上市。阿里巴巴11月6日挂牌上市,融资额高达17亿美元。之所以选择香港是因为阿里巴巴认为在当地可以获得更高估值,因为香港与内地存在地理相近的优势,而且当地投资人比海外投资人更能理解阿里巴巴的业务模式。
阿里巴巴的选择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最好证明:该股散户超额认购达251倍,上市首日飙升192%。在近期港股整体走低的大势下,阿里巴巴仍守住了186%的涨幅。
“在过去6到7年里,很多中国公司遵循上市必去纳斯达克的传统。”阿里巴巴负责企业事务的副总裁波特·埃里斯曼(Porter Erisman)表示,“而我们选择去香港吸引机构投资人,而不是墨守成规。”
美国上市阻力
埃里斯曼还表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短板是,当地投资人和分析师往往会采用机械的办法分析中国上市公司,“中国的门户网站都在疲于应对美国的投资人,不得不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帮助投资人了解中国市场。”
毫无疑问,上市公司总会追逐估值更高的资本市场,而估值则是当前市场环境的反映,就这一点而言,香港今年大部分时间都跑赢纽交所。例如,中国太阳能面板制造商天合光能、中电光伏、江西赛维、英利新能源及晶澳太阳能均择道美国上市,因为类似的能源股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追捧。与之相比,中国运动服饰制造商中国动向则选择香港上市,并成功融资8.8亿美元,因为其旗下Kappa品牌更为当地散户投资人所知晓。
埃里斯曼还表示,萨班斯法案并不是阿里巴巴放弃美国上市的原因之一,因为雅虎持有阿里巴巴39%股份。不过很多市场观察人士坚持认为,萨班斯法案是“吓退”中国公司的主因。
导致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减速”的另一个原因是:近期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集体诉讼案此起彼伏,美林集团常务董事杰森·科斯(Jason Cox)表示:“美国股市的司法环境毫无疑问对(中国公司上市)有所影响,这也是说服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主要障碍之一。”而香港并没有集体诉讼的适用法律,因此从未出现过一起针对上市公司的集体诉讼案。不过,香港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要高于纳斯达克,一家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每年利润至少为390万美元才有资格申请上市。
尽管美国上市费钱又费力,但很多中国公司仍然青睐美国上市所带来的荣誉和财务状况良好的“标签”。此外,由于赴港上市企业增多,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型投资机构也纷纷在港开设办事处。
不过,好景不长,2007年形势发生了逆转,纳斯达克开始面临港交所、上证所、纽交所等股票交易所的冲击。根据Dealogic公布的数据,纳斯达克今年吸引到9家内地公司IPO(首次公开招股),融资总额约1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家新股上市融资5.34亿美元相比,成绩显著。不过,在今年上市的内地新股中,只有新华财经媒体一家的融资额(3亿美元)跻身融资最高的20只新股之列。
而港交所和纽交所更让纳斯达克黯然失色,今年在港上市的内地公司达49家,融资286亿美元;纽交所达14家,融资41.9亿美元。
随着中国市场的地位升级,纳斯达克与纽交所的“战火”也从美国本土燃烧到了中国。12月3日,纳斯达克驻北京办事处首度成立,纽交所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即将于12月11日开张的驻华办事处。两大证交所都希望以此争取到更多的中国公司IPO。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离岸IPO及二次发行来源国,每年在全球的相关交易达232起,涉及资金594亿美元。
阿里巴巴对纳斯达克说“不”
尽管中国内地公司今年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融资额达到57亿美元,但上证所也没有落后,今年新股融资额达42亿美元。此外,很多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开始回归A股,二次上市融资额高达数十亿美元。与之相比,在新加坡及伦敦AIM上市的中国公司融资额分别为15.4亿及15.3亿美元。
市场观察家认为,纳斯达克今年遭遇的最大打击是阿里巴巴B2B业务开赴香港上市。阿里巴巴11月6日挂牌上市,融资额高达17亿美元。之所以选择香港是因为阿里巴巴认为在当地可以获得更高估值,因为香港与内地存在地理相近的优势,而且当地投资人比海外投资人更能理解阿里巴巴的业务模式。
阿里巴巴的选择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最好证明:该股散户超额认购达251倍,上市首日飙升192%。在近期港股整体走低的大势下,阿里巴巴仍守住了186%的涨幅。
“在过去6到7年里,很多中国公司遵循上市必去纳斯达克的传统。”阿里巴巴负责企业事务的副总裁波特·埃里斯曼(Porter Erisman)表示,“而我们选择去香港吸引机构投资人,而不是墨守成规。”
美国上市阻力
埃里斯曼还表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短板是,当地投资人和分析师往往会采用机械的办法分析中国上市公司,“中国的门户网站都在疲于应对美国的投资人,不得不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帮助投资人了解中国市场。”
毫无疑问,上市公司总会追逐估值更高的资本市场,而估值则是当前市场环境的反映,就这一点而言,香港今年大部分时间都跑赢纽交所。例如,中国太阳能面板制造商天合光能、中电光伏、江西赛维、英利新能源及晶澳太阳能均择道美国上市,因为类似的能源股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追捧。与之相比,中国运动服饰制造商中国动向则选择香港上市,并成功融资8.8亿美元,因为其旗下Kappa品牌更为当地散户投资人所知晓。
埃里斯曼还表示,萨班斯法案并不是阿里巴巴放弃美国上市的原因之一,因为雅虎持有阿里巴巴39%股份。不过很多市场观察人士坚持认为,萨班斯法案是“吓退”中国公司的主因。
导致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减速”的另一个原因是:近期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集体诉讼案此起彼伏,美林集团常务董事杰森·科斯(Jason Cox)表示:“美国股市的司法环境毫无疑问对(中国公司上市)有所影响,这也是说服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主要障碍之一。”而香港并没有集体诉讼的适用法律,因此从未出现过一起针对上市公司的集体诉讼案。不过,香港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要高于纳斯达克,一家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每年利润至少为390万美元才有资格申请上市。
尽管美国上市费钱又费力,但很多中国公司仍然青睐美国上市所带来的荣誉和财务状况良好的“标签”。此外,由于赴港上市企业增多,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型投资机构也纷纷在港开设办事处。
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80920140.com/post/194.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