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上网:从概念到实用
yoken
阅读:993
2007-12-25 22:30:00
评论:0
事实上,移动商务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是从2000年开始的,虽然起步很早,但一直以来“雷声大雨点小”的发展状态,已经让人们对移动商务产生了审美疲劳。究其原因,在移动商务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应用技术简单、应用范围有限,因而在企业流程中应用量非常少。而人们又因为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而产生了对移动商务的过高期许,这也导致移动商务有点“夹生”的根本原因。
行业移动应用需求已经起步
“但通过几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风险投资的介入和技术的升级,到2007年,移动商务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近来与一些专家讨论,大家认为,2007年,移动商务出现了一个分水岭,这个分水岭基本特征一是面向 3G技术,二是大量的实践。随着3G时代的到来及过去多年的实践,移动商务已经从概念阶段走到了实际应用阶段。
首先,过去人们一听到移动商务就认为是发短信,但短信并不是移动商务的全部。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步普及,已经为移动商务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正是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逐步融合,使今年的移动商务产业在市场规模上达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
其次,移动商务已从过去简单应用于一些服务行业逐渐扩展到了国民经济中的各个行业。目前,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流程中,对移动商务的需求开始显现。比如,银行刷卡以后提醒用户确认,在汽车4S店买车以后,定期提醒车主进行车的保养等等,这些供助于移动通信的新商务模式已经应用并且逐渐成熟。
现在,移动商务的发展除了移动客户服务和移动营销之外,在移动管理上应用也更加深入。像惠普的部分售后服务就是利用移动商务实现的,而可口可乐全国的配送中心运用了移动商务后,时间上比原来缩短了八个小时,移动商务已经直接创造了效益。可以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用户应用的深入以及3G技术的引入,移动商务从过去简单的用短信进行客户沟通已经发展到了从移动客户管理、移动精准营销到移动高效管理,进而扩散到了整个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
移动商务的制肘——体验
目前来看,移动商务的市场发展可以按中型曲线理论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是创新者阶段,第二个是早期接受者阶段,之后出现了早期大众市场阶段,随后叫晚期大众市场和落后者。对现在的移动商务来说,正处于早期市场阶段,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将产品的使用难度降低、功能价值更贴近用户需求,通过适当的市场模式进行推广,这样才有利于移动商务产业跨过鸿沟。而跨越鸿沟的一大要素就是体验。
未来的移动网络就是移动互联网,而移动商务要想得到用户的认可,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体验。通过体验寻找更好的为用户服务的方式,这是一种主动式的体验营销。体验式营销与搜索引擎的区别在于“深度浏览、行为点击”,不同于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无意识点击,体验式营销是让上网的浏览者在点击了之后,还可对产品进行深入浏览。
如,去年12月,亿美软通以3900万元并购了网上体验营销公司试用网,并推出了itry2.0平台,让体验式营销与移动商务深度结合起来。事实上,不仅是移动商务需要体验,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样需要体验。
近日与专家以及咨询公司的朋友就移动互联网进行了一些交流,就目前来看,手机上网仍有很多桎梏。推动移动互联网增长的首要动力是丰富的内容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有一家投资了两家移动上网服务商的创投公司的老板说;“使用者经验比较糟糕”,像访问速度的问题、内容丰富程度的问题、信息资费的问题、手机显示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消费体验和阻碍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
移动互联网能否迎来春天?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下一个发展热点,众多行业巨头开始发力。今年,苹果推出iPhone跨入这块市场,正如Steve Jobs所说,iPhone结合了iPod、电话以及上网于一身,其中,上网是苹果和iPhone的一个重要目标;Google、高通以及T-Mobile等34家公司成立“开放手机联盟”,集合来自不同国家的技术,共同开发Android平台,努力把开放的开发环境引进移动设备;诺基亚不仅大肆收购网络科技公司,如以81亿美元并购数字地图服务Navteq,还高调启动“完全互联生活”。
其实,手机上网早就成为众多企业力推的技术,从手机网站到手机搜索,从互联网企业到电信公司、运营商,都期盼移动互联网能成为下一个发展热点,并开始积极布局。但直到今天,手机上网并没有想像中发展得那么快。
波士顿研究公司Yankee Group调查发现,北美地区仅13%移动电话用户每月用手机上网超过一次,而70%计算机使用者天天上网浏览网站。据中国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6月30日,中国手机网民数也较去年翻了2.6倍,已有4430万人;同时受手机上网资费下调的影响,已有27.3%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虽然这一数字看着比以前进步不小,但相对移动互联网对的预期前景来看,这一数字远远不够。
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80920140.com/post/235.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